振庭 明龙 朝亮 高云
2010年3月24日,湖北省《麦后棉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宣贯暨送标准下乡活动现场会在襄阳区荣华国际大酒店隆重举行。

湖北省送农业标准下乡和标准宣贯在襄阳隆重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湖北省质监局副局长周德文、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田国敏、湖北省农科院副院长汪万清、湖北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吴强、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余隆新,襄樊市副市长李跃华、襄樊市质监局局长陈运喜和市州农业、科技、质监、农科战线相关领导,襄阳区委副书记章杰,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志坚,麦后棉栽培重点地区农技站负责人及技术人员、种棉大户以及中央、省、市新闻界人士等,人数约200多名。

湖北省质监局副局长周德文
会上,襄樊市政府副市长李跃华、襄阳区委副书记章杰分别致辞,省农业、科技、农科院及省质监局领导作了重要讲话。与会领导向各市州县代表发放了全省《麦后棉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文本累计8500份。

襄樊市政府副市长李跃华
湖北省现有麦后棉移栽面积60万亩以上,占全省棉田面积的10%左右,发展势头强劲。针对麦后棉移栽生产中存在的密度偏稀、用肥不合理、产量下降等难题,2001年开始,省农科院余隆新专家等研究人员对麦后棉栽培技术规律进行研究。经过8年的实践,有效解决了产量下降、效益不高的技术难题,2009年在襄樊市建立了“麦后棉栽培技术示范”万亩示范基地和核心试验区,取得重大突破。

湖北省质监局副局长周德文(左二)、襄樊市质监局局长陈运喜(右一)、襄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志坚(左三)在伙牌镇田间地头观看农业标准生产情况
会上,《麦后棉栽培技术规程》主要起草者、湖北省农科院余隆新研究员在会上进行了宣贯。余教授指出,推广麦后棉栽培技术规程,对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打造鄂西北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提高我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大作用,必将对全省粮食、棉花等产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襄阳区伙牌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现场为农民讲解麦后棉栽培等有关要领
在襄阳区伙牌镇《麦后棉栽培技术规程》宣贯分会场和田间地头,农技站推广人员裴光和陶安学就麦后棉栽培技术要领、增产效益和使用标准技术规程对提高庄稼收成等与会领导和100多名村组农民朋友进行了详细讲解。

襄阳区伙牌镇分会场上农技人员讲解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