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坛
网站合作
创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谈襄樊山水城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
 
    襄樊创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跻身于世界名城之列,才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打出拳头工业产品,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有利于对外开放和交流。自然,也就会是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重要旅游热点城市。
  基于这个出发点,如何创出襄樊现代化大城市的鲜明特色呢?
  我认为,只能从襄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来加以考察,找出突破口。
  一、襄樊历史、地理位势非常优越
  樊位居中华腹地,汉水中游,江汉平原与南阳盆地交接处,文明起源很早,自古为“七省通衢”、“中原门户”、“天下腰膂”,交通、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襄樊建城二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上,它一直是作为军事名城著称于世的。发生在这里的许多战役战斗在中外战争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由于其交通的地位重要和发达,又是商贸活动和文人墨客的必经之路,南北文化艺术被哺育助长的温床、荟萃之区。因而,许多历史陈迹十分宝贵,值得我们珍视、发掘。
  二、襄樊山水极富特色
  1. 就地形特点而言
  汉水沿万山东下,直行十里,呈90度角急转,绕向正南方,和西南群岘构成一个长约十里,宽约六里的长方形阔地,小小平原。襄阳城位于东北角汉江边,正所谓“岘山亘其西南。汉水萦其东北”。樊城夹江而峙,作为襄阳的藩城(樊篱、屏蔽),与襄阳互为犄角,扼水陆交通要冲。这个地形特点,决定了襄阳不是通都大邑,只能是一座府城,必须在西南方向远离群山,压住东北靠汉江的一端。以湍急的汉江为北部城池,凿开东南西三面宽阔的护城河作为排涝和防御体系,辅以不甚高大的坚城,就构成了著名的“方城”、“铁打的襄阳”,难以攻克的军事防线。
  古樊城的建设布局,也是襄樊山水地形特点和它的城市功能所决定的。
  古樊城是襄阳的藩(樊)城,又是商贸城市,呈长方形,紧傍汉江,可收军事防卫和商业贸易两便之利。
  2. 就山水形态而言
  襄樊山水的基本特点是“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这一特点决定了襄阳至樊城旧城区之间,一切人文景观的高度、体量,都不能是巨型的,否则,就破坏了山、水、城之间的和谐之美。
  古人就是从襄樊的地形特点,山水形态特点出发,合理规划襄阳两城内外的一切传统人文景观的,呈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所以,孟浩然才能自豪地咏道:“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王维也无限感慨地赞叹:“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3.就人文价值而言
  襄樊山水虽不如桂林山水奇异,但由于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和谐,也对人有无穷的魅力。
  西南群山之间,有闻名天下的檀溪金寺、建峰寺、鹿门寺、岘山寺、武当第一宫观等第;有不少楼、塔、亭、阁;有晋、唐、宋以来的大量摩崖石刻;有许多吸引人的洞穴;有令海内外游客神往的庞德公、王粲、诸葛亮、庞统、习凿齿、王叔和、释道安、释慧远、孟浩然、皮日休、唐彦谦等一批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医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文学家、大诗人的故居、隐居地和墓地,有历次战争战斗的遗址。这些,是一笔亟待保护和开发的宝贵财富。
  几千年来,漫游西南群山和襄樊古城的民众非常之多,难以数计,仅著名诗词作家留下的诗词精品就数以百计。其中阮籍、沈约、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陈子昂、杜审言、宋之问、岑参、刘禹锡、元稹、李贺、贾岛、杜牧、皮日休、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曾巩、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米芾、陆游、唐寅、袁枚等大批文豪,都是举世钦敬的人物,永远象灿烂的星河,辉映着祖国的河山。他们在襄樊山水之间的活动,是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我们很容易化成有形。
  三、襄樊古城极富特色
  1.襄樊古城的规划布局是从襄樊山水的特点出发,并决定其城市功能的。
  襄阳是主要军事堡垒,政治文化中心;樊城是辅助军事支点,商业贸易城市。
  2.襄樊古城的一切传统建筑物的高度、体量,也是从襄樊山水特点出发的,都不是巨型的规格,包括古城垣,高大还不及同是府城的江陵城。城内的制高点——昭明台、古谯楼,都是在不高中显其高,象古镜上的镜钮一样。而山、水、田园对襄樊二城的环抱,又象是古镜的陈列盒,空白过多过少都不美,空白地恰到好处,这是襄樊古代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享用不尽的无穷的财富。上述特点,对发展旅游十分有利,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应注意保护和恢复这些特点。
  3.襄樊两城内外的古建筑绿影壁、古谯楼、孔庙大成殿、铁佛寺大雄宝殿、单祠、米公祠、柜子城、樊侯祠、鹿角门、山陕会馆、黄州会馆、抚州会馆、水星台、清真寺等等,都是有个性的,可以走向世界。如绿影壁、山陕会馆,就曾得到过海内外人士的惊叹!
  4.襄樊两城内外的传统民居也是有特色的。其色调大体为青、灰、黑、白、土黄五色,因建筑材料自身的颜色而异,是祖国南北方传统民居色调的总博览。城外长期存在过的大片草房,城内的瓦房,房上面的五脊六兽,花格门窗,门斗墙沿的绘画雕刻,也颇有特色。包括这次拆掉的襄阳旧北街,其特色也很鲜明,关键要靠人来认识和发现。如单宰相的府第,是中国北京城外之一绝;它坚牢实用,完好存在近二百年,外观并不炫耀鹰扬,朴实如一般官宦人家,仅间数较多而已;还有一部分是义宅,名“慈养院”,专供乞丐,半途受困的旅客,赔本无盘缠的商人,霄禁不能归家的农民居住。这些就是极为突出的特色,可以开辟成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旅游景观。
  假若保护好襄樊的自然山水和古城内外的传统风貌、田园风光,就是创出了襄樊独到的特色,可以使襄樊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旅游城市。
  如襄阳古城至万山之间的十里田园风光保存至今,就可以组织海内外游客参与一场古战争游戏。据介绍,海外有个拿破仑协会,年年组织数万会员去拿破仑旧战场演练当时战斗的实况,吸引的观光游客更达十数万人,成了当地旅游业一大盛事。在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之际,唯有襄、樊两城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坚守达六年之久,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一大奇迹。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亦思马因回回炮,就称之为“襄阳炮”,名震欧亚大陆。当年襄樊主将吕文焕曾组织上万兵马由襄阳出发攻打万山堡,试图打破元军的围困,我们为何不能也举行类似的古战争演练活动,吸引海外游客参与、观赏?使襄樊成为旅游热点城市?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我从1982年以来,屡屡呼吁要保护好襄樊的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古城风貌,意义就在于此。
  5.襄阳城内外历朝历代有许多闪光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可以开发成以明城为主体格局,间以两汉、三国、晋、唐、宋、元、明、清、民国等各时代名胜旅游区的“历史博物城”。
樊城解放路以南,从米公祠、柜子城、樊侯祠到鹿角门、迴龙寺一带的旧城区,可以开发成重要的“历史博览区”。
  只要抓好了这两项工作,襄樊就可以跻身于世界名城之列,成为海内外闻名的重要旅游城市,城市特色也就非常鲜明突出(详见1986年2期《襄樊地方志通讯.把襄阳建成历史博物城——兼谈市辖县(市)的建设》、1994年4月1日7版《襄樊晚报.襄樊的古文化价值有待挖掘》)。
四.现代化新市区也可特色鲜明
  襄樊火车站以北,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较为贫瘠,面积较为广大,可建成百万人口的新市区,新市区是能够特色鲜明的。如规划设计水平,建筑物的高度、体量,可以合理典范,有跨世纪的气魄;房屋外观风格,可以吸取襄樊历史上某一时代的建筑符号,或随意创新,体现襄樊地方特色。也应当保留新市区的各类古文化遗迹,开辟成“文化公园”、街心绿地、街头雕塑等等。如“邓城文化公园”、“水淹七军古战场田园公园”、释慧远驻锡佛寺雕塑、孟珙设伏战胜处、孟珙胜金兵群塑、张贵张顺登船援襄起程群塑、孙坚团山胜黄祖浮雕等等。只要认真地这样做了,就能够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参阅1991年12月30日《中原旅游报》、1993年8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改革开放中的湖北旅游》之《关于襄樊三国旅游景点的开发》)。
  五.襄樊民俗文化极富特色
  民俗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购、娱等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民间文化艺术、民歌、民舞、民间器乐、戏曲、曲艺、宗教音乐、雕刻、剪纸、针黹、民间节庆、民间占卜、婚丧礼祭方式等等,都属于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襄樊民俗文化,个性十分鲜明,过去却不被人们所认识。经过杜棣生等一批理论研究者几十年来不懈地发掘、疏理,发现其历史特征和独特个性,并不断地向外介绍,如今,襄樊的民俗文化,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如南漳的楚俗文化,已轰动了全省楚学界和全国的楚辞学家,并且介绍到了日本和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继续研究和宣传介绍,还会象世界第八奇迹一样,被海内外民众所关注。
  襄樊的民俗文化,和襄樊的自然山水,古城风貌一样,正处于存亡续绝的最后关头,且时间性更为急迫。民俗文化就掌握在两类人手里,一是民俗文化专家,一是民俗文化艺人。这两类人,健在的多是高龄老人,需要采取抢救性措施。保护这一旦逝去永难弥补的有形财富,这也应是创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参阅《发展襄樊旅游文化 振兴襄樊旅游事业》;原名《振兴襄樊旅游业—近期对策与远景规划》,1991年8月完稿,呈《襄樊名城保护与建设》征文负责人;载1993年8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改革开放中的湖北旅游》、1994年10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山水.文化.旅游》 )。
  必须强调一下,“城”、“古城”、“古城风貌 ”,这是个同一概念,无论狭义、广义,都不仅仅指城墙,它包括城墙之外的其他军事防御设施,如敌台、护城河、了望楼、钟鼓楼等等,以及城内外的有关的环境,有关的文物古迹,全部传统民居,甚至包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在内)。保护好襄樊古城,“襄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其内涵外延就应该包括上述全部内容。这也是在搞现代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有不重视保护传统的。当经济发达之后,才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又炸掉现代设施(高楼、公路、铁路、桥梁等等),重建传统建筑,对民俗文化也大力扶植和抢救。如日本国的能乐、歌舞伎,现在就居于活国宝的地位,是中小学生必须欣赏学习的课程内容。当然,也有一开始就做的比较好的,少走了弯路,收到了极大的利益。如意大利,专门用法律规定,所有的古建筑不得拆除,也不得任意改建,甚至不能随意粉刷外墙,必须保持它的原貌。为了保持古罗马城的传统风貌,另在该城七公里以外处,新建了一座完全按现代化要求规划设计的新罗马,名为“埃乌尔”。还有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华沙(克拉科夫),英国伦敦等大批世界名城,都是这样做了,才使其城市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而成为该国人民引以骄傲和自豪的精神支柱,闻名世界的旅游热点城市。
  我建议:在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城市的开端,就得把特色鲜明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指标。
  1.城市规划建设,必须先搞出二百年、一百年、五十年的概略规划,然后再编制出二十年、三五年、一两年的详细规划,以避免认识上的局限和眼前利益的偏见,产生短期性行为,使城市规划建设真正体现“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原则,创出个性鲜明的“襄樊风格”的现代化大城市。
  2.改善文化局、旅游局等软部门的工作环境,大力抢救、研究民俗文化艺术,搞好继亡续绝的工作,使襄樊的民俗文化艺术,恢复到建国初期丰富多彩的局面,使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总体水平,民俗文化艺术表演者的水平,都能和荆州的楚文化博物研究工作相媲美,这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杜汉华)
 
 
 
 
襄樊商务网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招聘信息 · 网站合作 · 广告投放 · 友情链接
  地址:湖北襄樊襄城檀溪路18号万笛公司 邮编:441021 电话:0710-3512788 3366999 13607272288 传真:0710-3512788
  E-mail:info@xfeb.com 业务受理QQ:123877417 技术支持QQ:181265936 合作建议QQ:75989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