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每月免费开放一次文物景点的建议
发布日期:2007-5-11    浏览:1639次    

潘 君

  襄城区所辖襄阳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和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文物景点、人文故事、风俗人情,如果将这些发掘并推广开来,不仅能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市民的荣誉感,还能促进襄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2005年11月底,河南省举办了首届河南文化遗产日活动,免费开放67处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两天之内接待150多万游人,带动了原本处于平淡时期的客运和住宿餐饮消费,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务院今年初也下发文件,确定了国家文化遗产日。这正说明,国家已意识到文化竞争力尤其是历史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性。
  具体到襄樊而言,襄阳的城市功能自古就是南城北市、南文北商,沿袭至今依然如此,樊城的商业功能是襄城无法取代的,但襄城的文化功能也是樊城不可比拟的。所以襄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历史资源优势,增强文化吸引力,把自己的“金饭碗”保护好,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一说到开发利用,有人就会想到大兴土木,大肆修复改造。其实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就在于它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开发利用首先应该保护好它原有的历史信息,而不是拆掉旧的、古的,按现代人的思维和审美观重建一些新东西。保护只需在原有基础上及时修补即可。遗迹已经不存在的地方可以树一块解说牌,让人们知道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襄城很多历史遗迹现在都销声匿迹了,有说头没看头,开发利用就是要把这些“说头”变成“看头”。这个转变并不是造假,把已经不存在的东西造出来,而是要把这个“说头”宣传出去,让人们在遗迹的原地能看到这个“说头”。即使原地是一片空地,也能让人们知道“说头”后,忆古思今,发思古之幽情。
  其实,襄樊的普通市民没有几个人能说清自己城市的历史,并不是人们缺乏兴趣,而是宣传不够,形式单一。历史好像只存在于书本上,而不是曾经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人们需要一个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途径。建议襄城辖区的文物景点包括文化场馆,每月免费开放一个周末(两天),并形成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这些免费开放的文物景点成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成为市民的历史文化课堂,成为吸引周边和外地游客在襄城逗留消费的源头。
  旅游既是文化事业,也是一项产业,为人们提供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审美需求、文化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作为一项产业,它不只是提供单一的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吃、住、游、购、行,甚至包括娱。游只是整个旅游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而门票只是“游”这个环节上的一点。免费提供旅游景点观光可以带动产业链上其它环节的兴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局。每月免费开放一次文物景点,将本地人、周边游客吸引到文物景点、文化场馆,至少可以触动产业链上的三个环节:吃、游、行。虽然损失了两天的门票收入,但其它环节的收入弥补了这个损失,从整体来看,经济效益并未受损,社会效益更不必说了。
  襄城辖区能够提供免费参观的景点有:夫人城、襄王府、文博馆、图书馆、襄阳公园、黄家湾、习家池、真武山、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有待逐步保护修复的有:襄阳古城墙、仲宣楼、昭明台、马跃檀溪处、襄樊铭、岘山、堕泪碑等,有些只需设立标示牌和说明文字。还可以与隆中管理处协商,将隆中风景区、多宝佛塔也纳入这一范围,共同开展活动。
  具体设想如下:
  1,加大各景点的宣传力度。如襄王府,由于巷子深,宣传少,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平时大门紧闭,即使游客来了,也容易误认为不对外开放。习家池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现在由于交通不便,位置偏远,不售票,游览的人也很少。马跃檀溪处应由专家考证一个具体位置,树牌说明,以便观瞻。建议将文物、文化景点作为公益广告的背景制作成宣传图或短片在新闻媒体上刊登播放。宣传不仅要挖掘深度,更要把握广度,图文并茂,吸引人们去探幽访胜。制作一批游览路线图和指示牌,设置在城区中心和各路口人群密集、醒目的位置,以方便人们出行。制作精美、翔实、引人入胜的景点介绍和宣传小册子,免费或有偿发放。
  2、保护好文物景点内现有的历史信息,加强管理。修复破损的文物,整旧如旧。严禁在文物景点范围内新建现代化建筑或假古董。逐渐恢复开放一批新景点,如堕泪碑、马跃檀溪处、铁佛寺、南渠等。由于每月都将免费开放一次,为避免人流过于集中,各景点可限制游人数量,加强景区内的管理,以免损坏景点设施。
  3、加强配套服务,有关部门要加强治安、交通管理以及餐饮、住宿服务、纪念品开发等相关行业的管理。旅游局可以选择一批信誉好、价格合理、卫生条件优良的餐馆、宾馆,给予挂牌推荐。促进私有企业参与客运、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制作,鼓励开发生产有创意、有地方特色的新特旅游纪念品。
  4、旅行社可组织襄阳城文化休闲二日游或一日游线路,以旅游量贩的形式,推介襄城的文物文化景点,集聚人气,使本地人在双休日既放松了心情,又享受了生活,还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修养;使周边和外地游客增加在襄城逗留、消费的时间。
  5、免费开放的文化场所可与周末文化广场结合起来,开展周末文化活动。如在图书馆可邀请本地教授、名人、知名学者开展公开的文化讲座,在仲宣楼举办周末书画展览,在文博馆举办文物展览,在烈士陵园广场举办革命歌曲大赛等,吸引社会团体、组织来这里开展活动,以多彩的文化形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加免费开放活动的文物景点和文化场所,由于自身条件和性质的不同,受欢迎的程度也不同,因此需将它们组合搭配分为两批,一批只在周六开放,另一批在周日开放。这项活动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办下去,不能只追求轰动效应,急功近利。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它的收效是长远的,社会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潘君:三届区政协委员,《名城报》编辑、记者)

 
上一篇: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议
下一篇:关注成长环境--为学生撑起明丽天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襄阳市襄城区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60号  邮编:441021  电话:0710-3607303
网址:www.xfxczx.cn 邮箱:xfxczx@163.com QQ群:64586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