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视察报告
发布日期:2007-6-4    浏览:2513次    

                                                                                   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三月中旬,区政协副主席曹平率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及部分政协委员,对区公安分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视察。区政法委及区公安分局对于我们的视察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区公安分局局长董煜华同志亲自介绍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委员们认为:我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的情况是:严防密控,警民结合,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全角度,反应灵活,运作高效,一呼百应,街面见警率、现场抓获率、现行破案率明显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水平明显提高,“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得到了有效打击,维护了襄城辖区的治安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其主要特点是:
  一、治安防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
  区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突出平安建设,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创新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我区的社会治安大局基本平稳。分局始终把治安防控工作作为治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分局党委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当作衡量公安工作好坏的一个标准。始终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警务观念,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效能,整合社区(责任区)治安防控的警力资源,调动社区(责任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动态社会治安防控的工作机制,注重整合警力、整合警心、整合装备、屯警街头。较好地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巡逻到位、管理到位、控制到位、处置到位,坚持做到犯罪活动一天不停止,治安防控一天不放松,并把治安防控工作与“打黑除恶”、执法质量考评、基层基础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治安防控扎实有效。
  二、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强,实效性好
  区公安分局建立起以公安干警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防范为重点,以科技手段为支撑,专群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了社区管控、路面巡逻、边际堵控、单位守护、农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治安防范网络。推行了发案限控责任制,实行了信息督导警务,做到了整体防控、精确打击,同时,把治安防控的重点放在城区。2006年以来,襄城辖区共发刑事案件1170起,其中城区865起,占全局发案的73.9%,发“两抢一盗”案件807起,其中城区发602起,占发案总数的75.8%,由此可见,城区应是治安防控的重中之重,为把城区治安防控工作做好、做实,分局一是采取“联合执勤”的办法,实行重点时段机关民警巡防,将机关警力整编为6个小组,将城区治安复杂地段划分为6个巡区,分别由局党委成员带队,着装巡逻。二是组建专职巡逻队,从城区四个派出所抽调民警21人,中心巡逻队员21人,共42人,组建了4个巡逻中队,每个巡逻中队配置一辆巡逻车,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安全感增强”为工作目标,进行全天候巡逻,按照“总量控制,超发有惩,少发有奖,现场抓获重奖”的原则,做到“有警出警,无警巡逻”,“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突出重点、灵活机动”,巡线与控面相结合,车巡与步巡相结合,在加大街面巡逻防控的同时,把巡逻工作向商业门店、居民小区、单位内部等处延伸。三是深化派出所二、三级巡逻机制,加强对居民小区的巡逻。四是组建便衣小分队,做到以动制动,提高现场抓获率,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成功处置突发事件9起,调解各类纠纷135起。
  三、治安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已经建立
  为确保治安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分局注重在明确责任、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推行限控发案责任制,每月“两抢一盗”发案分别限控在8起和57起以内,限控指标分别下至各基层派出所及责任民警,超过限控指标,少发有奖,多发就惩,自去年以来,分局共拿出2.5万余元奖励治安防控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45人次;二是坚持倒查评估机制,凡发生“两抢一盗”案件的接警单位必须及时将警情向分局报告,分管领导、派出所所长和责任区民警都要赶到现场,在抓好侦破工作的同时,实地进行现场剖析,具体研究整改措施,根据发案的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同时,发案地的责任区民警必须写出书面述职报告上交分局,内容主要为发案原因,存在的隐患及下一步工作措施,从而有效促进治安防控措施的落实;三是坚持开展“四查”工作机制,每月5日、15日、25日晚8时至12时,开展网格巡查,设卡盘查,集中清查,安全检查“四查”统一行动,分别在一桥桥头、二桥桥头、襄轴大门口、观音阁收费站等处实施武装设卡盘查;四是实行大案挂牌督破奖励机制;五是推行联片防控协调机制,每周一次,分管局长牵头,发案率突出的派出所所长和刑警、治安大队长参加的治安防控协调会,分析研究案情,完善防控措施,形成侦破、防控大协作的工作格局。
  综上所述,我区的治安防控工作,可以说,措施是得力的,工作是到位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尽管工作力度很大,但突出的治安问题仍存在很大隐患,治安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两抢”案件时起时落,并且有向城郊农村扩展的趋势;二是入室盗窃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入室后,一旦被事主发现,很容易引发命案;三是撬盗“三车”现象突出(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四是农村边缘结合部的治安状况令人担忧。这些地方离中心集镇较远,信息闭塞,警力执法难以及时到达,容易成为治安管理的盲区;五是治安管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
  1、农村和社区警务力量严重不足。欧庙是与原法龙乡合并而成的一个大镇,共有12万人口。点多、面广、线长,可镇派出所仅有干警16人,与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的要求相比,显示出警务极为薄弱。檀溪办事处顺安山社区管辖有2万多人口,派出所只有干警9人,难以保证正常的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开展。
  2、农村和社区警务室建设滞后。全区农村应建17个,目前只建3个,致使农村治安案件发案率上升而无法及时予以打击的局面。
  3、技防设施不够。截止目前全区范围内除北街装有电子监控外,其它地方均为空白。这不仅给犯罪分子作案由机可乘,同时,也给公安机关的破案带来难度,加大了办案成本。
  4、一些基层单位保卫组织弱化,功能不全,成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的短板。防控体系建设缺乏现代科技的支撑,难以适应动态化治安形势的要求。信息采集、运用不能快速服务实践,信息指导警务的工作模式有待强化。流动人口及出租房的管理,特殊行业,场所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据此,我们建议:
  1、切实把“网格化”巡逻防控工作抓实抓好,进一步优化警务配置,实行重心下移,加大保障力度,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全天候、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巡逻防控体系。提高街面见警率、快速反应率、现场抓获率,努力确保各类刑事案件尤其是街头“两抢”少发案。
  2、区公安机关要继续坚持“积极治安,主动治安”的工作理念,严防密控,精确打击;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什么样的犯罪活动突出,就开展什么样的专项打击,哪个区域的治安问题严重,就重点整治哪个区域;继续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长效机制,发挥好社区民警的作用,利用好社区的治安力量,巡线、护面、守点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铲除犯罪分子的生存土壤。
  3、加快社区警务室建设。尤其是农村警务室力争2年内按要求将警务室建设到位。
  4、增加治安巡逻队员。区委、区政府应在现有治安力量的基础上,再增加50人的治安巡逻队员,由公安机关调度指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需要。
  5、加大技防投入。在城区易发案地区加装电子监控,尤其是小北门至夫人城至军分区招待所城墙一线,东、西大街,南大街,鼓楼文化广场是案件高发区,应尽快安装电子监控器,以便于给公安机关破案提供可靠依据,快速破案,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6、加强对基层单位门卫工作的督导。有条件的单位,督促增加技防设施,条件不具备的单位,提倡门栋、邻里之间相互监看、监管。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大力加强人防网络建设,努力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要以街道为单位,以派出所为平台,以社区为基础建立技防网络,原来以社区为单位分散建立的技防中心和技防网络,要逐步进行整合,使其发挥作用。

                 2007年4月16日

 
上一篇:市政协主席杨祥义来襄城区视察工作
下一篇:襄阳北街管理与保护亟待加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襄阳市襄城区委员会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60号  邮编:441021  电话:0710-3607303
网址:www.xfxczx.cn 邮箱:xfxczx@163.com QQ群:64586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