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团史团情
 
2008年团的情况第十期
作者:裴蕾 来源:团市委 发布时间:2008-10-27 浏览量:1598
抗洪救灾,我们在行动
                ——襄樊市各级团组织抗洪救灾纪实
 
    7月22日,我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雨量达近300毫米,为襄樊市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襄樊市区多处出现险情,多处房屋、路面积水。团市委积极行动,于7月23日上午向全市各级团组织发出号召,动员组织青年志愿者加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7月23日下午,,团市委书记袁德芳、副书记龙小红率领250名青年志愿者带着5台抽水泵来到文昌门社区新区参加抢险排涝。志愿者们在社区外排起长龙,一盆盆地将进入社区的水舀出。由于积水退去后还留下了厚厚的淤泥和生活垃圾,7月26日上午,团市委组织基层团干部和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再次来到襄城区庞公街道办事处文昌门社区新区和六化建社区进行排水后的垃圾清运工作。襄城区城管局还专门出动两辆垃圾运输车,襄城区团委专门购买了水管、铁锹等工具参加活动。襄城区、樊城区团委全体机关干部,襄城区庞公街道办事处、文昌门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团干部都积极参加了此次行动。当天上午即把文昌门社区新区小巷的灾后垃圾清运完毕。部分当地受灾居民看到团干、青年志愿者们的忘我劳动,也自发参与到这次灾后垃圾清运中。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地方团讯]
枣阳市青年突击队防汛抗灾县身手
 
    2008年7月21日至7月23日8时,枣阳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241.3毫米(北郊水库),最小降雨量78.7毫米(马鞍山水库),平均降雨量175毫米。由于暴雨历时短、降雨集中,致使全市乡镇普遍受灾,其中杨当镇、熊集镇、琚湾镇、太平镇、南城、环城办事处等镇办灾情严重,部分水利设施水毁。
 
    灾情发生后,沙河水库、吉河水库、刘桥水库、罗桥水库、高安水库、周桥水库等水库单位团组织按照防汛预案,组成54个青年突击队,顶风冒雨、彻夜巡查 ,发现可疑情况迅速上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水利系统团员青年深入灾情一线,察看汛情、灾情,及时了解受损情况,核实灾情,帮助灾区群众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同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
 
 
南漳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紧急抢险抗灾
 
    7月21日晚22时至22日20时,南漳境内普降大暴雨,据初步统计,全县11个镇区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12.6万人,冲毁公路220处35000米,倒塌住房47户115间,冲毁农田11000亩,受灾农作物7.8万亩,冲坏电站1座,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50万元。
 
    灾害发生后,南漳团委迅速反应,及时行动,做好抗灾抢险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出台方案。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网络等形式向县直各单位以及镇区110个团组织下发《关于做好雷电暴雨灾害天气防灾避灾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团组织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和预警工作,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地区要加强监测,确保办公室24小时有人值班,遇到危急情况迅速上报。二是及早行动,做好防范。组织交通系统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在以往山体滑坡多发路段加固围栏,填土疏漏,确保路基畅通。三是抗灾抢险,全力以赴。团县委组织水务、电力、交通、卫生、民政等部门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赴灾区救灾,到发生险情的武安镇安乐堰、李庙镇鱼泉河、巡检镇龙王滩等地抢险。目前排除险情11处,疏散交通拥堵路段30处,维修倒塌房屋23户,加固堤坝2100米。
 
    团县委下一步将组织爱心人士向灾区献爱心活动,保障灾区人民迅速恢复暴雨灾害以前生活状态。
 
 
 
上一篇:2008年团的情况第九期
下一篇:2008年团的情况第十一期
 
 
 
襄樊青年网  共青团襄樊市委员会版权所有
地址:襄樊市襄城区檀溪路219号市委七楼 邮编:441021
网站技术支持:
襄樊万笛传媒
鄂ICP备050170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