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先进事迹材料
——宜城市中医医院二内科
宜城中医院二内科现有医务人员27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其中党员4人,团员15人,本科以上学历9人,大专以上学历2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1名,是医疗战线上一支以特别能工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而著称的青年集体.科室设有心血管内科、脑血管内科、肾病、血液、内分泌内科等专业,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危重病人抢救体系.从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始,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相结合,将青年同志的活力与创造力凝聚在青年文明号的旗帜下,展现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精神风貌,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人为本,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
在“青年文明号”创建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培养学习型青年职工为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全面增强他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一是坚持理论引导,增强政治素质。我们以提素质促发展为目标,狠抓职工的政治学习,严格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不定期召开团员,积极分子座谈会,与党员分子一起学习,提醒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记自己的责任使命,勤奋工作,保障安全,服务社会。
二是开展技术练兵,夯实业务基础.我们把提高业务技能作为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的有力手段,广泛开展练兵活动,每个月举行一次科内讲课,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护理人员反复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和考试,做到人人熟练,个个过关。
二、治理为本,加强服务窗口建设
一是加强服务制度建设.我们将文明服务窗口创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深入落实首诊负责制,一日清单制,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都悬挂在我们工作区的墙壁上,时时明确医务人员工作职责,严明工作纪律。
二是加强工作制度建设.我们组织对科室所有业务工作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病人住院服务流程和诊疗操作规范,将相应的服务流程操作规范编印成文,并对刚如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不断提高业务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性。
三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对服务态度不好,受到病人或家属投诉的,经调查核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职工服务意识,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三、坚持走科技兴医之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室领导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视,科主任经常在会上强调医疗科技的重要性.去年年初我们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认真调查收集资料,取得了丰富的第一资料后,合理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总结完成了<<有机磷农药长期接触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科研课题,得出了高血压发病机理方面有意义的结论.此项成果的推广为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科室还筹资购置大量的专业书刊如<<实用内科学>>、<<诊断学>>、<<医学论坛报>>建立了自己的图书室,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如呼吸机、除颤仪、血液透析、微创血肿引流术.科室每年都选送2-3名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工作,不断增强科室的技术力量。
四、发挥青年文明号作用,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
二内科团结互助,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在下列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去年十月份一位22岁的男性患者口服敌敌畏近200毫升,入院不久即呼吸停止生命垂危,全科立即行动起来,给病人上呼吸机,反复地注射解毒药,值班医师甚至彻夜不眠的守侯在旁边,直到第5天终于转危为安,患者及家属喜极而泣,感激不已.还有一次,一位老人便秘,大便异常干结,肛门口完全堵塞,实施灌肠术时肥皂水根本进不去,老人非常难受,没办法,医护人员自己戴起手套伸手去掏,总算替老人解决了痛苦.患者家属看到这些感激不已,连称自己子女也不过如此。
几年来,科室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深得广大患者的信赖,收到感谢信无数,锦旗七面。
五、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在搞好本职工作同时,科室人员非常热心社会公益活动。不管科室有多忙,工作人员有多累,只要有这方面的活动,他们总是排除万难积极参加,为困难群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几年来科室无数次派人参加下乡义诊,送医送药,为乡村医生授课,对他们进行培训.今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们也义不容辞,慷慨解囊,组织捐款,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通过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科室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科室知名度越来越高.几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以荣获“青年文明号”为新的起点,不断学习和借鉴其它单位的创建经验,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奉献给广大患者.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努力在跨越式的发展中书写青年文明号的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