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青年文明号事迹材料
共青团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委员会
巾帼尽显英豪情
说起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卫东公司团委和电引火药头生产线。卫东公司团委是襄樊市五四红旗团委,其下属的民爆部火工品装配分厂电引火药头生产线是湖北省襄樊市2005年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之一。在国家变革转型的过程中,卫东公司团委紧紧依托企业发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年工作,为企业振兴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2004年始,通过公司团委在企业改制中的多种努力,帮助卫东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蓬勃奋起,一跃成为湖北省最大的民爆起爆器材龙头企业,并济身与全国民爆行业第十一位,全国先进的生产线和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以及卫东特有的企业文化建设,构筑起一道湖北省民营起爆器材企业发展的亮丽的风景线,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在荆楚大地,为湖北现代建设谱写着美丽的篇章。而卫东公司民爆部火工品装配分厂电引火药头生产线,又是其中最为光彩的亮点。
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座落在美丽的汉水之滨,是六十年代建厂的老军工。2004年公司改制以后,卫东步入了良性循环,快速发展起来,几年之间就扭亏为赢,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卫东公司电引火药头生产线,作为全国最先进的民爆电雷管生产线,以其年轻的队伍、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市场占有率,在湖北民爆行业企业中赫赫有名。
电引火药头生产线是湖北卫东机械化工有限公司民爆事业部火工品装配分厂的一条以生产电雷管核心部件――电引火元件为主的民爆产品生产线,该生产线目前在国内属一流,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产品有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普通瞬发电雷管、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等。在这条生产线上活跃着一批能够代表卫东公司整体素质的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在他们当中既有生产质量过硬的青年岗位能手,也有在各类省市大赛上为公司和襄樊市争得荣誉的青年团员。难怪市领导和省国防工办的领导每次来卫东公司视察工作时均赞不绝口,这个年轻队伍目前已经成为卫东公司最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的集体。
电引火药头生产线是卫东公司2002年投资400万元建成的国内最为先进的电雷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现有员工122人,94%以上的是女同志;其中党员4名,团员43人,青年比例占87%。这个公司最年轻的作业集体所担负的工作恰恰代表了卫东公司最为关键、最为先进、最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所在。生产线由焊桥班、药头班、注塑班三个班组组成,这三个班组在日常生产中如三架齐头并进的马车,在日常生产中发挥着他们各自的作用。下面就以焊桥班为代表,让我们看看电引火生产线上的青年团员是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年轻人的生力军作用的。
电引火是电雷管的重要组成元件,在整条电引火生产线上,焊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焊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品电雷管的质量与性能。焊桥班现有员工32名,焊桥班年龄最大的30岁,最小的只有19岁,其中党员2名,团员19名。焊桥班从建班到现在,年年被公司授予“先进班组”、“模范班组”的光荣称号。
焊桥工作是个技术难度大,劳动强度高的细致“活”,它要求操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工作中不得掺杂丝毫马虎,手头上的技术要绝对过硬,姑娘们从每天一上班就要守在工作台旁,全神贯注,把直径只有0.04mm的镍铬合金丝焊在直径只有0.5mm的铁丝上,而且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常常一个班下来,两眼发涩、红肿胀疼。姑娘们回到家里往往连自己最喜爱的电视剧也不敢多看。
2005年5月。从打造同行业一流企业和关爱员工出发,公司加大了技改投入,购置了先进的自动储能焊机,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储能焊机是一个高科技产品。由于焊桥班的姑娘们再此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设备,对新设备非常陌生,一切必须从零开始。然而困难并没有把焊桥班的姑娘们吓倒,她们虚心的向技术人员请教,从认真的学习设备使用说明书,从设备的一个一个构件开始琢磨设备原理,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掌握了自动储能焊机的操作使用知识,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就完成了调试安装工作,并于2005年7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使用。刚开始使用焊桥机时,生产任务十分繁重,班上许多同志在排模的时候,手指都被磨破了,但为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大家忍着疼痛,坚持生产,直到顺利完成当月生产任务。机焊组的王芳、刘丹丹是最早一批使用焊桥机的人员,她们利用比其他同志早接触桥机的优势,主动向新上焊桥机的同志们介绍设备的性能,操作技巧,并教会她们排除机器的故障。在她们无私的帮助下,机器焊桥的全体同志们很快掌握了机器焊桥技术。现在,机器焊桥的产量占焊桥班总产量的80%以上。2006年5月。公司兄弟单位广州309厂来卫东公司学习机器焊桥的生产技术,王芳、刘丹丹作为老师,帮助他们分析自动储能焊机在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手把手的教他们怎样排除机械设备故障。王芳、刘丹丹还利用下班时间给他们讲解储能焊机的操作技巧。她们的无私精神得到了309厂领导及学习人员的高度赞扬。
焊桥班目前以机器焊桥为主,由于某些产品,尤其铜芯线的元件必须用手工焊桥来完成,铜芯线又细又软,电阻值事只有2.15——2.85欧姆,设备焊桥的难度很大,且加工与检测间的反复次数较高,必须使用手工焊桥,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活”。分厂在安排谁留在手工焊桥的问题上十分为难。从工作上讲,应该把技术过硬的同志留下来,但这样对个人来说又显得不够公平,班上的同志们纷纷主动要求留在手工焊桥,这让年青的分厂厂长张浩很感到很意外也特别感动。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分厂还是坚持把几名技术过硬的同志留在了手工焊桥的作业岗位上。留下的几名同志在已经熟练掌握了机器焊桥技术的情况下,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分厂的工作安排。手工焊桥不但加工难度大,生产的任务很重,工时难挣钱难拿。2006年4月,根据市场的需求,铜芯线产品需求30万发,这在以往的生产中是没有发生过的。以前一年的生产量最多也不过10万发,而且当时手工焊桥的人员也比较多,现在只有5名手工焊桥人员,但是任务就是命令,姑娘们没有一个人计较个人得失,有的同志在远离厂区的市区居住,有的把不满三岁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她们每天主动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焊桥技能,特别是龚娇玉和朱玲,她们的铜芯线质量已经达到铁芯线的质量。经过大家的艰辛努力,终于圆满的完成了生产任务,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005年,焊桥班共完成电引火元件焊任务1680万发,超计划近40万发,产品良率比2004年同其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95%。2006年,焊桥班共完成生产任务2043.54万发,其中铜芯线完成81.15万发,超计划105万发,良品率达到97.4%。2007年,实际完成生产量2776.9万发,其中铜芯线完成46.92万发,良品率高达98.5%,而且在2007年的安全标准化班组建设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焊桥班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她们的优点有很多:她们干活踏实,责任心强,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在安全生产中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整改率达到100%;她们保养设备能保养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甚至于一颗螺丝钉上;她们能为了生产牺牲自己的小家利益;然而,最能表现她们长处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她们相互之间无私的帮助,共同提高的团队精神,她们有着必用的信念,她们是卫东精神的集中体现。
她们不光紧紧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还积极投身到公司的各项活动中。在公司开展的“查跑、防漏、节能、降耗”合理分建议活动中,供公司数百人洗澡的大型太阳能供水设施的投入就是她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被公司采纳后,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公司节约资金10余万元,焊桥班班长贾耀娥等人荣获公司合理化建议二等奖。2005年十月,在公司团委开展的争创“青年文明示范岗”活动中,电引火药头生产线获“青年文明示范岗”;同年荣获公司“先进集体”、“安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11月,在湖北省举行的“打工妹与法同行”知识竞赛中,焊桥班的贾耀娥和其他两位同志代表襄樊市代表队出征,荣获湖北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5月,在“平安中国”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中,贾耀娥和其他两名同志过五关,斩六将,分别获得襄樊市第一,湖北省第一,并将代表湖北省进军“央视”全国决赛,受到了市领导的接见和嘉奖。焊桥班团员龚娇玉荣获2006年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团支部书记袁玲荣获2007年襄樊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
电引火药头生产线的姑娘们不但在生产线上为公司全体员工做出了表率,她们在团队协作上也为公司所标榜。在2004年8.4特大洪水期间,电引火药头生产线的姑娘们不顾生命安危手挽手、肩并肩,淌着齐腰深的洪水赶到车间抗洪,日夜坚持在抗洪一线,她们用自己的付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公司财物的损失,避免了洪灾中民爆产品的安全,谱写了青年团员可歌可泣的新赞歌。
电引火药头生产线的姑娘们在争创“青年文明号”的活动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基础,在公司团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新颖的创建活动。她们开展了向航天英雄聂海胜学习的活动,她们主动向公司“认养”了电引火元件生产工房门前的樱花园,她们多次参加樱花园的清理石头、杂草等义务劳动,今年公司的樱花园内樱花盛开,笑声不绝。2006年3月火工品装配分厂团支部义务植树1000余棵,其中电引火药头生产线的三个班组的女同志就种植了500多棵钻天杨。她们还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承担了公司文化长廊的美容清扫保养工作。近两年,电引火药头生产线收获颇丰:公司安全演讲比赛一、二、三等奖,公司爱国主义歌曲大赛二等奖,药头班、注塑班、焊桥班连续荣获公司安全标准化先进班组,药头班班长赵凤英、注塑班班长时应荣、焊桥班班长贾耀娥等17人获得公司优秀员工、岗位能手、先进生产者等称号。2006年电引火药头生产线荣获襄樊市团市委授予的“襄樊市十大杰出青年文明号”称号。2007年焊桥班被全国促进学习型组织联盟定为卫东创建学习型组织四个试点班组之一。
电引火药头生产线作为卫东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的代表,已经成为卫东公司的一块响亮的招牌,也成为卫东公司对外的精神文明窗口和卫东公司共青团基层组织中的一面旗帜。
目前,这个光荣的集体正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继续发扬“团队协作,诚信奉献,永恒创新,自我超越”的卫东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用青春的誓言,扎实的行动,借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契机,为卫东公司和襄樊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用青春谱写共青团新时代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