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积极做好村级团干部,特别是团支部书记的配备工作。严格按照襄办发[2008]22号文件中有关“村团支部书记可由35岁以下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兼任,‘两委’班子成员中没有35岁以下的,应从年轻后备干部或优秀青年人才中选拔担任,并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的要求配备团干部,有大学生“村官”的,可直接提名为团组织负责人。力争通过民主程序和组织认可,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观念新、能力强、有活力、有影响的青年致富能人和大学生“村官”选拔为村级团干部,并切实保证待遇落实。
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团市委将对村级团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将于年底在全市开展“十佳农村团支部书记”评选活动。
五、严格标准,规范管理,提高村级团组织建设水平。
各地要利用换届的契机,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从整顿松瘫涣散团组织、制度化建设、流动团员管理、工作考核等方面入手,逐步实现村级团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要以“四个一”为村级团组织基本建设标准,即:有一个能够团结带领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领导班子,有一个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青年致富服务的具体项目,有一支能够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团员队伍,有一套有利于开展团的工作和组织生活的管理制度,“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六、相关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配强配齐村级团干部,进一步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是新形势下坚持党建带团建,夯实农村基层团组织基础,激发农村基层团组织活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此次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2.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县(市)区团委要担负起组织协调和指导开展工作的重要职责,发挥关键作用,制定下发各自具体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把工作部署安排转化为具体措施,整合力量,落实责任,推进工作,确保此项工作任务有部署、能落实,确保村级团组织能充分发挥服务农村、服务青年的战斗堡垒作用。9月底,团市委将在“新农村·新青年·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考评时,重点对这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加强指导,活跃工作。要周密计划,统筹安排,精心实施,确保村级团组织建设工作民主公开、规范有序。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结束后,各地要理清工作思路,加强对村级团组织工作指导,全面活跃农村共青团工作,积极引导和带动全市青年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各县(市)区团委开展工作的情况,要认真进行总结,并于2008年11月30日前报团市委办公室。
共青团襄樊市委
200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