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襄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襄樊市委、襄樊市教育局、襄樊市少工委《关于举办襄樊市第一届十大“爱心少年”评选活动的通知》(襄青联法[2
007]0 2号)精神,经襄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襄樊市委、襄樊市教育局、襄樊市少工委、襄樊日报社五家单位联合评审,拟定十大“爱心少年”以及“爱心少年”共计20名候选少年入围,现将具体名单及简要事迹公示如下:
十大“爱心少年”
1.皮正曦( 襄樊市檀溪小学)
在檀溪小学,只要提起皮正曦,没有人不称赞她。她,一个12岁的少年,勤奋好学,自立,坚强。尤其是在母亲遭遇车祸生命垂危,精神失常的两年时间里,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让她勇敢地担当起家庭重任,体现了一位新时期少年的优秀品格。来自师生和社会的关爱让她感到了温暖,也使她更为强烈地想要回报社会,回报这份关爱。家境并不富裕的她总是在学校组织的救助贫困生的献爱心活动中带头捐出零花钱;利用双休日,经常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人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皮正曦同学就像那凌寒的花蕾暗香涌来。
2.王可羡( 襄樊市人民路小学)
她关心别人胜过自己,五年如一日地照顾与自己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胡奶奶,并将自己攒下的零用钱给老人买日用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关心老人身体状况,带领全家人一起为胡奶奶过生日,老人激动地夸赞她比亲孙女还亲。在看到《襄樊晚报》上关于南漳县一位矿难孤儿因生活十分困难,面临辍学的报道时,他恳求爸爸找到那位哥哥,把自己全年的零花钱攒下来,捐给了那位小哥哥,之后又给那位哥哥寄去了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并写信鼓励他克服生活困难,好好学习。同时王可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变废为宝”与义买报纸活动,将收入全部捐给市福利院……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叫她“助人为乐小天使”。
3.石晓笛( 襄樊市第三十七中学)
曾获文化部“蒲公英杯”金奖、“全国十佳阳光少年”、襄樊雏鹰等多项荣誉的石晓笛是一个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好学生,长江发大水时,他把发表摄影作品的稿费捐给了灾区的学生,2006年通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河北省曲周县曲周镇胡近口村希望小学的一名同学“手拉手”结对子,经常与这名学生沟通联系,让他了解更多农村以外的精彩世界。他是一个小摄影家,更是一个环保小卫士。一直以来他关注环保,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利用手中的相机为保护母亲河拍摄了大量以环保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并多次在全国获奖。
4.阮星星( 谷城县石花二中)
一个不孤独的孤儿,在她的身边总是充满了爱,充满了阳光和温暖。懂事的她不仅挑起了照顾年迈奶奶的重担,还将这份爱心洒满了校园。在她的班级中有一位家境困难的同学不愿上学,阮星星用她的亲身经历打动了这个孩子,使他回心转意重回温暖的班集体,并帮助他成为了班级中进步最快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中,阮星星不仅拿出了自己积攒多时的钱,还发动邻里朋友捐款,虽然不是很多,却寄托着他们的一份爱心。
5.王诗玥(襄樊市第二实验小学)
她总是竭尽所能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在襄樊市第二实验小学有一位同学患有白血病,这位同学家境贫寒,父母又离异,当她得知后,立即和其他班干部一起讨论怎样帮助这位同学,经过商量他们组织开展了一次“献上一片爱”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在班队会上她带头向这位同学捐款,同学们在她的带动下也纷纷走上了讲台,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她常怀感恩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还积极参加“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王诗以其热心、爱心感动了所有的同学。她个人也因表现突出荣获全国第七届宋庆龄奖学金。
6.冯金帅( 襄樊四中义务教育部)
她生活在被浓厚的爱所包围的环境中,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付出爱。父亲在为客户清洗空调时不幸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母亲也由于过于操劳,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冯金帅在事情发生后并没有被打倒,她变得更加懂事坚强。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一有空就帮母亲做家务,同时还负担起父亲的饮食起居。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得力的小助手。她一直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7.庄园( 襄樊市大庆路小学)
现任校大队长,六年级一班中队长。她是一名表面随和而内心坚强的女孩。她不仅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老师的小助手,家长的好孩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使她成为了大家共认的好少年。每次的支援灾区她都主动参加,把自己省吃俭用下的零花钱和书籍送给自己的同龄人。她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爱邻里,也爱动物和植物,时时牢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道理。
8.李金蕾( 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她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对待亲人,关注亲人冷暖,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对待同学,总是乐于伸出援助之手。2006年3月,当得知班里一位同学的家长患有重病时,她发起为这位同学捐款的号召,在全班乃至全校师生间得到广泛响应。她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一名优秀少先队员的誓言。多才多艺,品学兼优的她还是省级雏鹰奖章的获得者呢!
9.张俊奕( 襄樊市松鹤路小学)
这是一个执著向上的孩子。成绩优异的她热爱写作,绘画和网络,经常会有她创作的文章刊登在报纸和杂志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担任所在班集体的班长,出色的表现和真诚的付出,让她赢得了老师的赞赏、同学们的信赖和家长们的喜爱。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让她在保管教室钥匙的几年里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没有失误过一次。在各项活动中她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荣誉。因为是班长,劳动时她总是抢着最脏最重的活儿;因为是班长,下课后同学们休息她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因为是班长,专门在家里安装了和同学方便联系的座机电话,对于同学的询问求助从不推诿……虽然做的都是些小事情,却在如何做好一名班干部的问题上给同龄人做出了表率。
10.余安妮( 南漳县城关镇实验小学)
别看她年龄小,却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别看她做的都是些小事,却细微之中见真情。在平时生活中她总是时时以他人为先,处处为他人着想。当听到学校发出的为白血病患者捐助的号召后,她积极响应,回家之后马上把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交给了老师,成为班级体的楷模;当同学间发生冲突时,她总是主动出面,规劝双方直至大家都心平气和。在班内,她把自己从上学起就订阅的报纸、杂志捐给了班级图书角,还发动全班同学积攒废品卖钱作为集体购置物品的支出;在学校,每次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她总是走在最前面。她在集体中成长,学会了勤劳,学会了责任,学会了节俭,也学会了爱。在她的生活痕迹中,爱心折射出一道道鲜明的光彩。
“爱心少年”
1.孙宇( 谷城石花真武小学)
真武小学的小名人,几年来一直帮助孤苦无依、双目近乎失明的老奶奶提水,中午两桶,晚上两桶。日复一日,年又一年,水在不断的提,爱心也在同学们中不断的传播,这件事让老奶奶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让全校的同学受到了感染,之后,学校帮助老奶奶的学生多了好几十个,从那以后老奶奶的水缸总是满的。
2.路力( 襄樊市人民路小学)
他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他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他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3.王正龙( 保康县城关镇小学)
在家里他是一个体贴父母、能够帮助父母忙里忙外的孩子。邻居小朋友因为下大雨回不了家,他将自己的衣服脱下为小朋友挡雨,当他们俩出现在父母们面前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小朋友身上干爽爽的,而他却成了“落汤鸡”。在学校,不论谁遇到困难准会第一个想到王正龙。
4.史童( 襄樊市第二实验小学)
他虽然只有8岁,却是一个听话懂事、善解人意,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充满爱心的孩子。最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关心贫困山区和灾区的小朋友们,每年他都会跟父母一起,颠簸几十里去山区看望那里的孩子们,给他们带去棉衣、棉裤、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有他最喜欢的玩具和图书。
5.吴毓泽( 襄樊市第一实验小学)
一个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尊老爱幼、帮困助贫。“手拉手”活动中的“常客”,每年不仅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他们,还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告诉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把自己喜欢的书送给他们,现在与那个“手拉手”的小朋友已经成了好朋友。
6.李梦林( 南漳县武安镇武镇初级中学)
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模范班干部。在她3岁时她的父亲弃她母女而去,至今毫无音信,只剩她们母女相依为命,生活的来源全靠母亲那微薄的收入,她家困难众所周知,但学校在确定“两免一补”的名单时,她却将名额让给了别人,并且对自己母亲说:“班上有的同学家中比我们还要困难。”
7.高羽戈( 枣阳市第一实验小学)
她乐于助人,对于身边有困难的同学,总是热心帮助。还多次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扫地、整理房间。在每次的爱心捐款中,她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在学校大队部的工作中,她积极主动,组织队干部们开展“助残日宣传”、“感恩父母”等活动。
8.陈哲勐( 襄阳区张湾红星小学)
每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都能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爱心。他先后参加爱心捐助活动6次,第一个带头为“班级图书馆”捐书10本;第一个为患糖尿病的同学捐款,捐出了他自己攒下来的50元零花钱……此外,他还多次到福利院去探望那些孤寡老人,帮他们打扫卫生。
9.郑锴( 襄樊市松鹤路小学)
一个地地道道的“环保小卫士”,她喜欢吃水果点心,但从不乱扔果皮纸屑;她喜欢逛公园、到花园,但从不损害一草一木。她牢记的一句话就是“只有把动物放入属于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生命才是自由的。”
10.周子墨( 老河口市第三小学)
家庭条件还不错的他在平常生活中勤俭节约从不乱花一分钱,还经常将路上的废弃纸盒、旧报纸、饮料瓶收拾起来卖到回收站,然后将卖来的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为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若上述候选少年事迹材料存在虚假情况,欢迎广大群众监督、举报。公示时间三天,5月29日起至5月31日结束,请在公示规定的时间内直接向共青团襄樊市委学少部反映,联系电话:0710-3575873
共青团襄樊市委 2007年5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