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经房和古山寨 |
作者:刘智勇 来源:襄樊商务网 时间:2010-3-25 游览:2697次 查看评论 |
|
本网特约撰稿人 刘智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呀,没有伯乐的用心去观察发现,开启一片广阔的天地,千里马就是再有千钧的马力,奔腾万里之雄心,也只能栓困于马圈,独自仰天长啸。 在八百里南漳那绵延起伏的群山里,有数百座雄伟神奇的古山寨,屹立在逶迤、险峻的山脊上,任雪雨风霜,沉寂千年无人识。荆山山脉之东的东巩古山寨,以其山寨数量多,规模大,造型秀美,存世完好,而领秀于众山寨之首。那些古山寨,就是古人在山脊上,顺山势用石块依次修筑起的一间间、一户户紧紧相连的民居,它们间间造型迥异,户户格局不同,再整体外围石寨墙,势若堡垒。如此形成一座座山寨,寨与寨之间遥相呼应,鸡犬相闻。 叶经房与古山寨,古山寨与叶经房。 正是有了叶经房,有了叶经房对古山寨的发掘、探勘,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不断宣传、推介,才有了古山寨今天的声名远扬。 叶经房就是发现推举古山寨这一“千里马”的伯乐。 而叶经房亦因古山寨而声名鹊起。 身材魁梧,黝黑敦实的叶经房,是土生土长的东巩人。起初是小学教师,95年调任镇文体中心主任。东巩的山水不但赋予了他朴实、温厚、爽直的性格。而且看上去孔武有力,没有一点基层文化工作者派头的他,却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吹拉弹唱,写写画画,各项体育运动,他样样都能。他热心于文体工作,脑子活泛,善于组织,又踏实能干,自上任以来,把一个镇的文体工作搞的有声有色,成为南漳县众多乡镇里的一枝独秀,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嘉奖。 他待人热情真诚,谦恭率真,善交朋友。21世纪初,他结识了襄樊一个叫着“拾穗者”的一个民间文化组织。“回到田野,守望故乡”“拣人之遗,拾国之珍”是这一组织的目标与主旨。他们立足襄樊,在茫茫民间搜寻,发掘,推介保护人文遗产。很自然,深爱自己家乡,钟情家乡古山寨的叶经房也加盟其中,开始坚持不懈的向上级申请,对外推介古山寨。终于《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这样的国家级权威旅游杂志来了,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了,他们唏嘘感叹,对古山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誉称其“古文化遗产廊道”,是南漳乃至襄樊的核潜能旅游资源。经他们这一宣传呼吁,东巩古山寨迅速在全国闻名遐迩。 借助古山寨的文化优势,襄樊作协第三届小说笔会在东巩召开。电影《邱少云》的部分拍摄场景也选在了东巩。 叶经房是劳碌辛苦的。东巩75座古山寨,经他翻山越岭,披荆斩棘踏勘过的有二三十座之多。为了向慕名而来记者、画家、摄影师,以及上级领导等等,宣传介绍古山寨,一座紧挨250省道的春秋寨,他就不厌其烦的上去过有600次之多。鞋踏破了十多双,夏季炎热,一天下来都要喝下近十斤水。叶经房话语不多,但是他要谈及古山寨,那就滔滔不绝,非常健谈了。他查阅相关资料,挖掘古山寨的文化历史渊源,写出了十多万字的文字资料。 其实叶经房是幸福的。开发古山寨旅游,带动地方经济,造福家乡人民,是他孜孜以求,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恋一方水土,更恋的是那里的人。能为自己热爱的家乡,为自己爱着的父老乡亲谋福利,作贡献的人,当然是活的最为快乐幸福的人。 目前,武汉三特索道集团已与南漳县政府签约,将整体开发山寨旅游。另有一家投资商,投资协议正在商谈之中。 抓住机遇乘风扬帆。东巩镇今年将举办首届古山寨文化艺术节。为配合古山寨的旅游开发,发展旅游基础设施,从今年起,镇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将用二到三年的时间,沿250省道两边绵延20公里,种植宽150米的万亩映山红花带。 目前,一直为开发古山寨旅游扛大旗的叶经房,一方面在为文化艺术节的筹备工作和万亩飘红带工程忙碌。同时他还要与他的“战友”们一起,继续踏勘、宣传、推介古山寨。叶经房那一双永不停歇的大脚,必将为东巩乃至南漳人民,踏出一条通向幸福、甜蜜生活的康庄大道。
|
上一篇:第五届襄樊穿天节在鱼梁州举行 |
下一篇:襄阳区质监局为玉树灾区积极捐款 |
|
|
|
网友评论 |
蓝色天空 评论: |
写的不错,我顶 |
评论时间:2010/3/29 23:19:54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