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因为我的诗,今天大家相聚在一起了。为此,我感到
十分的激动和荣幸,感谢在位的各位领导、文学朋友的光临与指导,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厚爱。感谢石花酒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研讨会
上,我将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特别是对诗的批评和指正。
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断断续续的写了一些诗,自我感觉人生
充实很有意义。原来出版过两部诗集,一本是《爱是不能忘却的》
(1984年出版),一本是《母亲树》(1992年出版),因为这两本
诗集不是国家出版社正规刊号(是香港的刊号),印刷质量也很差,
不能登大雅之堂,这样就萌生了再出一本诗集的想法。
当然,出这本集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我从政十多年间
写的诗,还有我认为比较好的散文诗,叙事诗统统收进来。年过半
百了,编一本满意的诗集,送给亲朋好友,作一段人生总结。
出版这本集子,与后来我的工作变动也有很大关系。我在襄城
区政府干了十三年的副区长,2005年初转到区人大工作。这个变动,
对我来说是个机遇。以前,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搞写作,
而现在时间相对多了一些,所以我把本职工作搞好之后,集中精力
编了这本书,2005年4月开始策划构思,整理文稿,充实内容,联系
出版印刷等等,紧紧张张,11月份书就出来了。一切都很顺利,我
感到很庆幸。遗憾的是在编排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失误。
书名定为“爱我所爱”,也是经过一番慎重考虑、最后水到渠
成的。这个书名,受八十年代台湾电视连续剧《一剪梅》主题歌的
影响,有一句歌词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我很欣赏这个歌词和
曲子,喜欢唱,唱的也很投入。我经常沉浸在歌曲所营造的氛围之
中,以致于“爱我所爱”这个词沉淀在我的脑海里。也许现在无所
谓,八十年代喜欢“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还是很新潮的。
书出版后,读者接受了。很多朋友说这本书名字叫的好,华中
师范大学一位老教授看后说:“爱我所爱”体现了人性化,很亲切、
很醒目。他说“爱”字可大可小,是抽象的大爱,也是具体的小爱。
用这个书名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切身的感受。我们生存在社会
之中,生活中尽管有很多磕磕绊绊,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爱
充满社会,充满人间是不可否认的。我的成长经历就深深地感受到
这一点。我认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爱是动力,没有爱的支撑,社
会就不可能前进。
第三个原因:我写的诗大多数是反映爱的,母爱、友爱、情爱、
人间之爱,这个名字符合我的意愿和诗的内容。与第一本诗集《爱,
是不能忘却的》比较,意义更广泛一些,诗意更空灵一些。
有关诗的编排,共分四个部分:“苦涩的记忆”、“青春的岁
月”、“爱我所爱”、“美的流动”。按内容顺序,从小写到大,
从苦写到甜,从传统写到浪漫,从封闭写到开放,这个排序记录了
我不同时期的思想状态和人生经历,也反映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在版式处理上,以诗配画的形式,强化色彩的处理,用浅黄、浅蓝、
浅绿三种色调统贯全书,尽量达到一种美的效果,诗和画相互补充,
造成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我把我和家庭成员不同时期的照片配在
每一首诗上,把文朋诗友的照片、父老乡亲的照片作为插页编入其
中,这个构思当时是拿不准的,后来得到朋友的支持,他们说可以,
有创新的意识。
为了加强第一部分的内容,我把三篇小散文收入进去,以告之
自己的身世。我还把一个文学青年写给我的信作为序排在开篇。总
之,这本书的编排上,没有什么定式,完全是自己的随心所欲。
出版这个集子,段部长、郑浩、杨学耕等朋友都一直关注着,
他们给予了很多支持。应该说这本诗集是我献给母亲、献给父老乡
亲、献给我的朋友们的一份礼物。
关于写诗,我也谈点体会。写诗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
一种社会责任。诗是一种感情的流动,它记录着一个人的成长经历
和心历路程。写日记,记录着每天的事;写诗是记录着每天的情绪。
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之中,处在生活的浪潮里,苦和乐,悲与欢,都
是存在的,人的七情六欲都是会有的。把你每天的情绪以诗的形式
记录下来,连接起来,就是你的人生画卷。
我很感恩我的母亲。小的时候,包括我工作以后,家境都非常
不好。父亲早逝,兄妹七个,怎么活呀!?所以我的母亲没有过上
一天好日子,一生的艰难和清苦,但她无怨无悔。每当工作之余,
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的形象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的
童年之梦,挥之不去的故乡之情,每写一首诗,我的心里都非常沉
重,非常内疚和痛苦。我写我的母亲,为的是一种纪念,更多的是
一种解脱——精神和感情上的解脱。
我很感恩我的农民兄弟,我的大部分诗是献给他们的。农民在
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劳作着,他们没有国民待遇,是生活中的弱者,
但他们又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是他们用气力和汗水支撑和喂养我们
的祖国。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最初是九十年
代末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总理说实话讲的。我深有同感。
解放五十多年了,还是这种状况。我同情他们,因为,我也是从他们
队伍中走出来的。我有很多诗记录着农村的封闭与落后。死人都不哭
的父亲,死牛却痛哭,这是我亲眼看到的(八十年代农村土地承包到
户,耕牛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这说明了什么呢?太穷了,生
活方式太落后了,直到现在,偏远的农村依然还是如此。一些乡村青
年男女,为了自己的爱,做出了一些出轨的事,最后导致了一场悲剧,
男的被抓,女的跳河。80年代农村这类的事太多了。由于饥饿给我们
带来的灾难,闹饥荒的年代想起来叫人后怕。《蚕豆花》、《麦桔垛》、
《难以说清的事》、《山妹》都是那个时期的印象,我永远忘不了那
段岁月……
感恩他们,就去写他们,写他们是我的责任。只有写出他们,唤
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和同情,以致于最后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才是文
学的真正目的。现在提出建设新农村,就是改变农民命运的具体行动,
但是,来的太晚了。10年前搞新农村建设,也许现在的社会要稳定的
多。和谐发展,不能顾了城里忘了乡里。我们有了错误,不是错了就
改,而是一错就是十几年。
我感恩亲情、友情;感恩爱情,感谢真、善、美对我的滋润,是
道德和文化培养了我,使我有了人的尊严和品德。
是的,写诗是一种责任。对一个人来讲,该喜的不喜,该忧的不
忧,该喊的不喊,该叫的不叫,这样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对任何
事物都麻木不仁的人,无疑是个废物。
严格的讲,我并不十分懂诗,我只是借用了诗的形式,记录了我
真诚的爱。但愿我的诗,是一份温情,是一份美好,是一份甜蜜,是
一份祝福。
但愿我的爱,融入你的生活。
再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