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4月23日是个什么日子,估计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不少人都知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哪一天,却未必知道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如饥似渴地想读书,但往往无书可读,一则,可读之书甚少,再则,经济条件所限——尽管当时的书很便宜,但还是买不起。如今,图书多了,我们也有钱了,而读书对很多人来说,却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有些人几乎常年不看书、不学习,与书本渐行渐远。或忙于赚钱,富了“口袋”忘了“脑袋”;或忙于应酬,热衷于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满足了口腹之欲,精神却一片空虚;或忙于玩乐,迷恋“筑长城”、甩“老K“……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不读书,不学习,简直不可思议。特别是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把学习当成人生的第一需求,一以贯之,好读书,读好书,孜孜不倦地学习。须知,不读书,我们永远无知;不学习,我们永远落后。
读书既可增长知识、提高素养,还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即使再有钱、再有名,恐怕也很难说是真正的富有。
读书应该是一种自觉行为,而不应该是被动的。我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并不是要求大家在4月23日这一天都来“作作秀”,装装样子读书,也不是强迫人们读书,而旨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读书。天天都可以是读书日,天天都应该是读书日,要坚持全天候、全过程的学习。读书靠自觉,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我们应该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把读书当成心灵义务,从容读书,愉快学习。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太忙了,哪有时间读书?这其实是一种托辞。一个人只要想学习,总能找到时间,如果不想学习,再多的时间也枉然,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读书、喜不喜欢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不可谓不忙,但他一生钟爱学习,直到晚年仍手不释卷,活到老,学到老,为世人所景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年届七旬,不管工作多么忙,仍然坚持每天学习……难道我们比日理万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忙吗?事实上,有的人读书、学习没有时间,但吃喝玩乐却有的是工夫。我们不要求像古人那样利用“枕上”、“马上”、“厕上”的时间读书,但应该养成一种读书、学习的习惯。
今天,你读书了吗(不只是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们应该经常这样问问自己。
2006.4.20
欢迎访问并指导我的博客:mashanji.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