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穿天节意义重大
杜汉华
正月二十一日,我有幸参加了中断了上千年而由民间发起的首届穿天节活动。一次民间仓猝之间组织的内容尚不够全面的穿天节活动,参加者竟然达三百多人,而且大家兴致盎然地活动了半天时间,说明穿天节确实有吸引力,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家父杜棣生就开始研究穿天节,八十年代,在家父的影响下,我也开始了介绍和研究穿天节的工作,先后发表了系列文章。我深知,穿天节不仅是襄樊独有的传统节日,而且是中国与世界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和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各地盛行的“天穿节”关系密切,都有四千年以上至六千年左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不过,穿天节不同于“天穿节”,“天穿节”属于南方文化,“穿天节”却是南北方文化汇合在襄樊产生的独有的新的地方特色的产物。风靡中国和东北亚、东南亚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与“七夕节”就是在“穿天节”的土壤上开出的灿烂之花。襄樊就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发源地。
一个好的节俗能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腾飞和享誉世界的强力助推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西班牙的斗牛、中国潍坊的风筝节、洛阳牡丹花会以及河北鹿泉、江苏太仓就是如此。中国四大民间传说除“牛郎织女”及“七夕节”之外,其它三大传说都在争取申报“世界非物资文化遗产”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和“七夕节”的起源地也被许多省市所关注,他们打“牛郎织女”品牌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甚至产生了影响及于海内外的旅游、经济、文化的效益。我注册的相关商标还被他们多次联系欲出巨资购买。襄樊也应认真对待“穿天节”和“牛郎织女”“七夕节”起源地等独有的文化资源和财富,让它们早日为襄樊经济文化腾飞世界发挥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