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市域地貌特征总体上分为二大部分:一是以荆山为主体的山地景观,二是以汉水为纽带的平原风貌。区内高山、峡谷发育良好,溪流、瀑布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珍稀植物品类繁多。 荆山余脉逶迤西来,汉江清波蜿蜒东去。座座青山临水,条条秀水绕山。南河十里画廊,保康五道峡谷;谷城薤山叠翠,南漳香水飞瀑;鹿门千年幽林,熊河万顷碧波……。据此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观光、休闲探险旅游。依托荆山和汉水,深度开发我市山水旅游资源,是进一步发展我市旅游的的明智之举。 正是基于此点,我市旅游局和市社会科学院,联手四家新闻媒体举办了襄樊市“十佳山水”的评选活动,在评选结果揭晓之际,受组委会之托,对入选景区作点评如下; 万古胜迹永清幽 ——隆中风景区点评 (陈新剑) 人们论隆中,总是习惯把它作为一个人文景区看待。这诚然是不错的。因为诸葛先生的光芒,以至于让我们常常忘了“地灵人杰”也可以作因果联系的诠释。诸葛亮十年耕读于斯,他的选择和坚持,本身就充分说明了隆中作为一个山水所在的魅力。另外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隆中的范畴本来也包括七里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周边百余平方公里的山川。因此我们看隆中,决不可把它仅仅看作局促一隅的一片古迹。 天地造化给了她的核心区一个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的优美生态环境。凡到过古隆中的游客,没有不赞同罗贯中的这段经典评价的。1964年董必武给古隆中的题词“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这后面的一句, 恰好准确地道出了古隆中的山水之清幽。2001年4月,作为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组成员的澳大利亚著名旅游专家sofield在考察古隆中时,曾对笔者说:“中国的古代名人景点很多,但同时兼有如此好的山体和绿色植被的却不多。诸葛亮故里生态环境竟有如此好,自然景观如此美!” 风景优美秀丽的七里山国家森林公园、鹤子川等处,是隆中1994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依据。七里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树龄100——300年古树名木200余株,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0多种,珍贵药用植物有天麻、灵芝,何首乌等百余种。还有黑岩“森林浴”、桃花谷、狮子山等多个景点。山上天然泉眼众多,奇峰怪石林立。七里山离襄樊市区仅10余公里却鲜为人知,但惟此才保留了难得的生态环境,她可以说是襄樊市区的一个巨大的氧库。至于鹤子川,其实只需顾名思义就能知其大略: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从两岸秀美的青山中潺缓地流出,碧岸浅草处常有成群野鹤留连,偶然一声鸣交划破幽寂的山川,排云而上,这便是鹤子川的妙处。了解了这些,便知作为大隆中风景名胜区,作为襄樊的“十佳山水”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飞珠泻玉七彩瀑 ——香水河景区点评 (陈新剑) 香水河风景区是一个山秀水奇、景中有景的所在。但真正使她驰誉荆楚的,还是因为她的七彩瀑布。当然,天下瀑布可谓不胜枚举,但是如香水河这般,依山势顺山涧溪流而下,大瀑连小瀑、小瀑接大瀑,一级连一级,一瀑一个姿态,一瀑一种气象,一瀑一种韵味的尚不多见。有的落差百米,如银河飞降;有的当空挥洒,似天女散花;有的高崖流泉,仿佛细语淙淙;有的直奔深潭,状如万马奔腾……。特别是在太阳斜照之际,但见瀑瀑飞珠泻玉瞬时化为七彩光芒,令人眩目如置身太虚幻境,也叫人不得不由衷感叹造化之神奇。 香水河风景区位于南漳薛坪村,距县城30余公里,距襄樊市60公里,景区东西长21.5公里,南北宽5公里,总面积110平方公里。整个景区除香水河景区外,还有普陀庵景区、甘景洞景区、般若寺景区和三景庄景区。其河谷落岩而生,喀斯特溶洞穴遍布,罗汉洞、金牛洞、狮子洞、回箭洞、大小钳中洞、楚乐洞等构成品位极高的地下世界,且洞穴中还有东、西天坑和大山天悬眼等喀斯特漏斗和天井。再就是绝壁奇峰,断裂山体又构成本景区内另一大特色。 该景区内杂灌木遍野,植被完整,山谷中尚有珍贵的野生腊梅、紫薇、红豆杉、玉兰等,加上季相变化的黄栌木、乌析、枫树、以及大量色泽艳丽的草木、木本花卉,四季绚丽多姿,季季色彩各异;特别是老林之中的獐子、鹿于、果子猩、獾子、狐狸、猕猴、大水獭、吾鼠等小型野生动物,以及雉鸡、锦鸡、语眉等种类繁多的禽鸟群。更使整个景区增添了灵动的和新奇,也丰富了景区的观光览胜的内涵。 静穆幽寂 天下名山 ——鹿门山点评 (陈新剑) 汉江流域沿江两岸,有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地理现象:江南的山,大抵崇山峻岭;而江北的山,又基本属丘陵,黄土山岗。鹿门山处于江北,却是一个例外,她地处江北却山势雄伟,山林茂密郁郁苍苍。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襄阳区东津镇境内,距襄阳城东南方15公里,与岘山隔汉江相望。山上林木繁茂,葛藤缠绕,泉水清澈,幽邃寂静。除寺庙外,鹿门山另有瀑雨池、天井、八卦池和龙头等名景。 深入地认识鹿门山,既要理解它的形式美特征,更要把握人之于山的自我观照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人在鹿门山的社会实践,来认识自然与人的和谐与统一。从美学的意义上论,鹿门山正属于马克思所谓的“人化的自然”,这恰好也是我们认识鹿门山的一把钥匙。 东汉末年的庞德公、唐代的孟浩然和皮日休在鹿门山的隐逸生活使得这座山名声大噪。孟浩然的“隐”,既是天性所好,“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是浩然寄情山水陶冶性情的写照;而 “人随沙岸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山寺钟鸣的黄昏,鹿门山的月照烟树,岩扉松径,恰好慰藉他心中的长长的寂寥。至于皮日休的“隐”,则是另一种极端,是以自我否定为终结。最终参加了黄巢的起义,但是,“鹿门山下捕鱼郎,今向江南作渴羌”。虽远在异乡,然而,对鹿门山的眷眷,依然是其不解的心结。鹿门山对隐者的吸引力源于它的静穆和幽邃空寂。这种静穆甚至有些曲高和寡,因为它需要人生的特殊际遇和遭逢,方能获得它特殊的况味。 鹿门山也有它自然亲和的一面,领略千古江山的壮阔气势,只要登上山顶便可以了。西北望,“水落鱼梁浅”,那点缀着归人身影的平沙远渡,新月般的江畔小舟,历历如画;东南极目,“江流天地外”,如带的汉江缥缈天际。获得这些,只要有“我辈复登临”的兴致便可。而感受“月照开烟树”、“幽人自来去”的情趣,却需要审美主体的较高文化底蕴。 鹿门山高不及昆仑,秀不及峨眉;雄不及泰岳,美不及黄山……,但是环宇之内,以“隐”为特征的山却仅此一座。但是从人类文明的演进而言,鹿门山是典型的中国隐文化的孑遗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有诗道:“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今天看来一点也不夸张。 一峰突起 两河生风 ——薤山风景区点评 (陈新剑) 当奔腾的汉水冲出荆山,准备拥抱向北奔来的清澈秀美的南河的时候,一座雄奇高山拔地而起,又无情地把它们分开。如果用英文字母X比附汉水与南河的话,那么这座山就是交汇处的结点。这座山便是著名的大薤山。薤山风景区位于谷城县境内,峰峦环峙,林壑郁森。主峰名女儿峰,海拔1100米,居汉江和南河之间。正是:一峰突起,两河生风。足见其雄伟和壮丽审美特征。 薤山风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其植被丰厚,森林覆盖率达93﹒3%。观赏性植物有300余种。薤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决定了她整个景区的空气十分清新。一进山门便仿佛走进清凉世界;其海拔高度又成就了她宜人气侯,夏季平均气温为22℃。薤山也因此有:“与承德南北并辉的一颗明珠”,“中国的南避暑山庄”的美誉。二十世纪初,英国、挪威、丹麦、加拿大等国传教士在此修建别墅52栋700余间,以供避暑所用。这些别墅历经战乱损毁,现在尚存15栋。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先生曾在此生活过很长时间,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1942年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也曾在这里 度假避暑 ,并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在薤山尝到了所谓避暑的乐趣。” 薤山的这个“薤”字,薤山因漫山遍野生长着一种野韭菜而得名。野韭菜学名薤白,可入药,其滋阴壮阳的功效妙不可言。上薤山一定要品尝薤山人腌制的野韭菜,否则,便多少有些遗憾。因为不品尝薤山的薤菜能说上了薤山吗? 薤山风景区内有一名曰梳妆台的巨石,清代修编的《谷城县志》上说它:“壁立万仞,三面如削,其一面有藤萝可攀援而上,台下有孤竹三茎,三年一生笋,笋成则旧竹复枯。”可见薤山之奇秀早已为人称道。景区内还有楠竹园、风动石、神马古道、丹枫林等自然景观三十多处。这其中的楠竹园位于薤山深幽阴湿的南坡,放眼望去,但见万杆绿竹郁郁苍翠,令人有置身江南之感,而不禁脱口说出“竹海”二字。 薤山风景区还盛产天然百合,野生弥猴桃、木耳、香菌、茶叶、天麻等。尤其是“薤山云雾茶”,叶片肥厚,芳香清醇,为中国名茶,18世纪已名播海外。 笔者曾作为修路民工挥洒血汗于其山之上。艰苦备尝之余,终未忘祖国大好河山。及今遥睇云峰,不禁感慨万端。晚清谷城贡生陈常有的一段文字说:“余尝登其地,备历群峰,环寻幽涧……,云蒸霞蔚,瀑布流泉气象万千焉。未尝不叹盛游之难再也。”正好作为本文的结尾 神密莫测 奇险雄幽 ——五道峡景区 宝侣 点评 五道峡距保康县城22公里,峡长7﹒5公里,两侧山峰一溪相连,夹峙多姿,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总面积167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面积335公顷。景区以洞林溪瀑,奇险雄幽为特色,与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有国家级珍稀野生杜丹、红豆杉、银杏、鹅掌楸等2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华南虎、红腹锦鸡、大鲵等30多种。景区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溶洞密布、飞瀑倾流,有以仙人洞为代表的溶洞群10处,以龙宫宝殿为精华的山寨群8处,以神女瀑为杰出的瀑布群12处。位于峡口的奥陶纪灰岩中的大波痕,为世之奇观。著名景点有抱玉岩、得玉洞、龙玉寨、响水瀑、红巾军墓等100余处。 仅野生植物就有鹅掌松、秤锤树、珙桐树等22种,野生腊梅分布面积6万多亩,60多万株,分黄色、红心、蜡质、蓼白、纯白5个种类,面积、数量、品种均居全国第一。古桩腊梅盆景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很抢手,价格昂贵,一盆古桩 腊梅盆景抵得上十几辆丰田小轿车。用腊梅花、果、根、叶制成的腊梅花香精,价值高于黄金的两倍。近几年,国家和省环保、林业部门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对保康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设立腊梅自然保护区。县政府注意发挥腊梅资源丰富的优势,设立了腊梅研究所,成立了野生腊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腊梅密集区设立管理站,定期观察。通过资源调查,制作了腊梅分布图和标本。在保护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发利用。梅花,位居我国十大名花之首。几千年来,不少诗人、画家以梅花为题材,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和一幅幅丹青妙笔。寒冬时节,保康野生腊梅自然保护区的梅花,迎风怒放,俏丽馨香,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去观赏。 青龙绿映万顷波 --熊河风景区点评 谢伦 数山夹一水。山,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水,悠悠隐隐,曲折迂回。水走山势,随势而变形,随形而换彩;山由水绿,因绿而清幽,因幽而超拔。时有城里的忙人们,忙得累了,身心疲惫了,便趋车来到这里小住数日。日出而游,云里雾里;日落而息,沉寂安然。石经、茅舍、小舟、碧水,白菜萝卜粗糙米,泥壶天水菊花茶,炊饮自便。待养得了精,蓄足了锐,就带着一身的地气水灵又跑到城里忙乎去了。 这些的山,就叫青龙群山,这里的水,就是熊河水。上世纪五五年建坝,六六加高,高峡出平湖,九十年代初已初步形成了青龙山熊河自然风景旅游区。 青龙山熊河风景区位于枣南熊集镇境内,距枣阳市二十几里,从襄阳走也不过百多里地。路好,来去也方便。整个景区拥有八万亩大山的青龙山森林公园、两万亩水上公园。尤其是十八公里的水上画廊和散于其间的六个全岛、八个峡谷、三十八个半岛以及众多的近水丛林构成的一道道自然而美丽的风景线令你目不暇接。性急的乘汽船开足马力走马观花非一天半日不能游毕,心静的摇木舟慢慢悠悠边走边赏就更需些时日才能看完。当然心静才能悟山,心静才能得水,心静才能从容融进青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里去。崖上的奇石林木,依山的屋舍炊烟,西山庙、望江阁、猴王洞,皆与水互映入眼如画,各呈其妙。二零零零年前我曾去过一次,并有幸在仙鹤山庄住了一晚,茂林之中,风动水响,物我两忘,自以为是领会了自然的真性情、真精神。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升温,本地政府的大力地开发宣传,这一美处、幽处,渐为世人所识。若是春秋两季,或百树花开,或群山红遍,山中水,水中山,山与水中的人儿们所游走的就不啻是人间的仙地了。 山水长卷 秀奇神韵 ——南河风景区点评 (陈新剑) 南河风景区位于谷城县境内。面积178﹒2平方公里。因南河这一段流程,曲行于深山峡谷之中,颇似瞿、巫、西陵三峡;加之南河电站高耸的大坝,形成的高峡平湖的景象,与三峡也如出一辙,只不过“具体而微”,因此有“小三峡”之称。而山青、水秀、洞奇、石奇是它的主要特征。 先说山青。乘船穿行,但见两岸群山万壑、奇峰嵯峨,满眼苍碧,青翠欲滴。南河山之绿,是四季之绿。春之嫩绿、夏之丰绿、秋之劲绿、冬之苍绿,虽均体现一“绿”字,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于是乎单调中显其变化,这是审美视野中难得的现象。当然不同的季节也偶有三黄两绿几分红色夹杂其间,非但使其绿色未有丝毫减弱,反而相反相成倍增其绿的风韵。 再说其水秀。南河水又称粉水,发源于神农架林区。据《谷城县志》记载:“汉封萧何为筑阳(即谷城)侯,萧夫人溃粉,鲜洁于诸水,因取为名”。其水碧绿清澈,纯净透底,能见度可达3米。试问天下有几条大河可与之相颉颃?说它水秀,还在于它虽属大河,却不怎么兴风作浪。船行河中,山环水绕,清清的河水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峰回路转,景随舟换。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波光粼粼,傍晚青波倒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十分优美。是的,在南河,确实找不到黄河长江那般的磅薄与雄浑,但有一个地地道道的“秀”字还不够了吗? 三说洞奇。南河境内石灰岩层分布广泛,山泉甚多,由此形成了风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其中以洞穴之美最为诱人。南河沿岸现已探明和开发的有娘娘洞、莲花洞、八仙洞、黄龙洞、青龙洞、黑龙洞、云霄洞。这些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似人似物,形象逼真。娘娘洞有石柱、石笋、石树,使游人恍若入了仙境;云霄洞内有“海底隧道”、“地下峡谷”、“定海神针”、 “笋园密林”令人目不暇接。溶洞遍布,鬼斧神工,景观之奇,游人所至无不叫绝。 最后说石奇。洞中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钟乳石之奇自不必说。单说“香炉石”之状,就令人大开眼界。它形似蘑菇,兀立河中,令每一位过客惊叹不已,人们不禁叩问苍天,是何方神仙、还是造化之功,拟或是哪位雕塑艺术大师创作出了这般奇迹? 当然,南河除了的山、水、洞、石之美,还有东沟“十里画廊”,古代造纸的作坊、明清古老木屋,农家博物馆收集的千余件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农民生活生产用具,也颇足观赏。而于深山峡谷数十公里的水域中,竟有白水峪、胡家渡、庙子头三座电站的梯级开发,则又使南河小山峡增添了无尽的现代气息。 南河,它既是一幅自然山水画卷,又是一首原始与现代和谐的交响曲。 浪遏飞舟话漂流 ——龙王峡点评 (宋 敏)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忘情山水之间,体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感觉,是当今都市人的最好选择。南漳肖堰镇龙王峡漂流,体验的就是一种激情豪迈山水间,撼人心魄的真情感受。 漳河大峡谷是7000万年前地壳运动拉开的裂缝。漂流的下水处距漳河源头仅数十公里,无污染的清澈河水在两岸夹峙的山谷中奔流而下,挟沿途山色云影,闯礁过滩,一路欢唱,构成一美妙动人的自然山水“画廊”,千古神奇造化的龙王洞,令人费解的古栈道遗址更给美丽多姿的峡谷风光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龙王峡的水道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橡皮艇顺流而下,避巨石、绕暗礁、冲激流,溅一江绿水,洒一路欢笑。河道既有伸手就可触摸到河底卵石的浅滩,也有由多处围堰形成的阶梯型小瀑布。在8公里的河道中,激流险滩和平整如镜的湖面交错布置,橡皮艇时而在急流中飘忽不定,让人感觉自己就是随波逐流的一片树叶;时而在湖面上随风荡漾,让人体味到少有的宁静和安谧。常常是在激流过后,刚在平静的水面上休整片刻,前面又来一个大落差,“轰隆隆”的水声让游客全身的细胞一下子兴奋起来,热情洋溢地迎接另一次激动人心的挑战。这里最“急”的一个落差位于中段,小艇在激流的挟裹中,腾云驾雾般向下冲去,耳边只听到水流的巨响,四起的水花不断溅到脸上和身上,体验着一种飞翔的感觉。 在龙王峡漂流还可目睹沿岸村民手持竹竿河边垂钓的情景,欣赏如黛的山色,追寻失落的文明。漂流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峡谷两边陡峭山崖上依次排列的无数匀整的石孔最能吸引人们的视线。这是景区内新近发现的古栈道遗迹。这些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六寸见方,深约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间,有些地段为上下两排。断断续续蜿蜒数公里的古栈道遗迹,有的已经风化,有的已被生长在悬崖上的灌木所遮挡。人们猜想,这可能是楚国的先民们在荆山一带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先民们在石孔上插上六寸见方的木头,在木头之间搭上木板或盘上野藤,构筑与外界通行的桥梁。 在龙王峡漂流的区域内,自然景观众多。在高山之上有古山寨、火山口遗迹,还有地下溶洞等等,而最精彩的则非龙王洞莫属。洞里不仅可以见到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还可以荡舟漂流,从乘舟漂入大山的神秘腹地,倾听地下河水的汹涌澎湃,仿佛感觉到了大地母亲的心灵律动。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漂流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具魅力的参与性旅游项目,是勇敢者的游戏。在龙王峡漂流体验的是在波峰浪谷间把握人生的激越豪情。 爱他,就带她到…… ——鱼泉河漂流点评 景区供稿 从襄樊沿着绵延起伏的305国道,穿过南漳县城再向西行25公里,在群山环抱之中有一条婉延多姿、清澈见底的小河,这就是因神奇的鱼泉洞而闻名荆楚大地的鱼泉河。 鱼泉洞大桥向西不足百米,小河边刀削般的峭壁上有一个不大的泉眼,平常流出潺潺清泉,但每到春夏之交雷鸣电闪之时,就会有数不清的鱼儿从洞中欢快跳跃着涌出。这里还有白银滩、仙女湾、望夫山、铁索桥、千年古榕树、微型发电机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绮丽风光和鱼泉洞、古佛洞、庞龙洞、挽鱼沟、拽鱼窝等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2001年,这里开发了鱼泉河漂流,周末亲朋好友相约到这里嬉水、野炊、露营、探险,倾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鱼泉河漂流,全长25华里,两岸青山高耸、绿树蔽日、危崖刺天、峭壁如削、河床幽深、神秘莫测,形成了独特的峡谷风光;沿途有24道弯,34个 险滩,“迎水秀舰”、“江心洲”、“双桥拱映”、“菩萨岩”、“老虎口” 等景点,深谷幽林、险滩雪浪、惊险刺激。经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被誉为最具峡谷特色的峡谷漂流。还具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上娱乐城,有优雅、舒畅的网箱游泳、卡拉OK等娱乐项目。 藏在深山人未识 ——九路寨点评 席星荃 保康九路寨,作为自然风景区,其突出的特色在高、奇、幽三字。 群峰如浪,倚天耸峙的层峦叠嶂,扑面而来,爬上那山峦,就是──九路寨。 九路寨之高,令人产生高不可攀之感。它耸入天空,像一个梦;进入群山,不过是梦境的前奏,真正来到山前,抬头仰望,峰峦如聚,雾霭缭绕,于是,人,就来到了梦之前。九路寨四面悬崖,横空出世。悬崖下是溪流。溪流环绕着大小五十七座山峰,山巅之上有两百多平方公里略为平旷的土地山林。虽说有九条路可以攀登,但其中八条都从悬崖上攀登,只有一条仅宽丈余的狭路与外界相连,九路寨人说这是“金线钓葫芦”。路两边深壑千丈,古木森森,云雾飘飘,令人目眩神骇,那是天上与人间的通道,是梦境与现实的天桥。 它的奇,在于它的路和崖。枝柯横路,荆榛塞途。路,仿佛挂在悬崖绝壁上,崖高千丈,绝壁如削,一边是石壁,仰视不见顶;一边是深壑,俯瞰不见底。脚下是凿出的一些落脚点。大小一线天使登者称奇不已,而又骇目惊心。 它的奇还在于它的石。峡谷底是潺潺奔流的溪水,峡谷的两边,青嶂如屏,覆盖着苍苍的原始森林,仰头看,一天如线;低头瞧,却是一溪的绿石头,绿莹莹,水灵灵,仿佛是大大小小的绿毛怪兽刚刚从密林里钻出来,在溪水时洗澡、戏闹。──那绿毛,是苔藓。大的石则有独石成峰的一柱擎天,巍峨挺拔,令人叹为观止。 瀑布是九路寨的另一奇观。它的瀑布是多姿多彩的。王龙沟瀑布形如圆柱,状如万戽珠玉,其下水潭深约2米,碧绿透明。潭下形成小瀑,左右分流,构成人字瀑。成为九路寨瀑布绝唱。佛祖瀑从高峰之上直流而下,经过三级平台,形成奇特的三跌瀑。神奇的是,在高处因滴水形成一巨大钟乳石,其形其状宛如佛祖静坐。 九路寨的幽在于自然森林。悬崖上、山峰下、沟壑间,参天的古树遮蔽了天空。蕨类植物太茂盛了,你的足插不进去,你的视线也插不进去,连阳光也透不下来,靠近溪流的树,枝干上遍生了绿色苔藓,垂挂着长长的青苔须子,处处青光逼眼,那是山间女妖给树披上的绿衣。有些树太老了,它躺下来,横在溪水上睡了许多年。还有古藤,它们在密林深处尽情盘旋,任意缠绕,描画着难解的无线谱。幽寂复幽寂,不闻鸟叫,只有蝉鸣,只有溪声泉声,催人入梦境。 |